close

連接到剛好路過的終極觀眾的三個留言

討論的是大東的演技分析

我們如何看一個演員的演技呢?

這真是一個很主觀的論題

所以對我來說

討論一個藝人的藝能指數

是個非常主觀的系列

看著剛好路過的終極觀眾的留言

讓我思考了一下

我覺得大東的演技不差

只是

我不再把他跟終極系列的新演員們

放在同一個天平來看了

所以好像不再去看他的每個動作是否到位

所以當剛好路過的終極觀眾

提到了導演的拍攝手法

跟因為新演員只能拍攝臉部表情

要如何取鏡的時候

發現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就是

原來終極三國一直讓我覺得怪怪的地方

就是在這裡

它的整個劇本

整個故事跟表現出來的手法

就是

不斷的對話吧!

鏡頭在不同的演員的臉上轉來轉去

用他們臉上的表情

跟嘴裡說出的話

來告訴我們終三的故事

就像是現在很多在網上流行的小說一樣

故事都是在用對話鋪陳

用對話去傳達一個故事

不停的用對話跟意念

來表達作者的想法

或許是因為演員沒有經驗

導演必須要如此拍攝

也或許是編劇只能用對話來說故事



只是

我總覺得

閱讀一本好的書

有的時候故事不在對話裡

看一部好的偶像劇

有的時候故事就在兩人的相對無言中

只是在他倆人的眼神中

表達故事的那個人要懂得

說故事的藝術


當我又看了一次【那一年的幸福時光】

發現原來會讓我感動的原因

就是他鋪陳的手法

第一集裡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有的是

英傑不斷的擦杯子

連坐到沙發上

因為前面有一小塊的地毯

都還要拖鞋

做事情的冷血無情

跟對那一段時光的想念吧!

有的是

陳爸爸搬東西老了

對兒子的碎碎念跟想念

有的是

陳博的單純又不肯腳踏實地的個性

騎車的時候的小動作

對自己的沒有信心

卻又非常的容易相信人

有的是陳媽媽對孩子的愛跟貼心

它不急著敘述它的故事

它在幫我們畫畫

讓我們對這個故事有個準備


就像是

有的演員

在接到一份新的工作時

會先想到自己要如何表達這個角色

不會去想

要怎麼走位

要怎麼說台詞

或是導演要如何的取景

不先去看每一小步怎麼走

先去了解整個故事跟要表達的東西

有的有經驗的

還甚至於先把這個人的每個小動作都想好了

該是怎樣的人

有什麼習性都準備好了

或許

這是製作團隊也要考慮到的吧

把這些都融入要展現出來的鏡頭裡

但是要能這樣子的拍攝

表示

編劇要很清楚的知道

每個角色的設定

跟劇情的走向

也要把這些盡在不言中的小細節

也給編到劇本裡去

導演也要能夠配合這樣的敘述方式

用精緻的手法

來說一個故事!


到現在我還想起多年前看的一部電影

在結束的那一段

兩個人之間的對話

是我們聽不到的

我們看到的是

鏡頭拉遠

女主角拿出了那一封信來讀

邊讀邊哭的一幕

在我的心上

留下了很深的一道痕跡


在這裡要謝謝

剛好路過的終極觀眾

(還有汪東城先生)

因為你

我才能突然看到這一點

歡迎你多來留言啊!

ps

小黏膠

希望你能看到我這說故事的建議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lovedrama 的頭像
    ilovedrama

    愛樂偶像劇

    ilove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